-
日本地震后大尺寸液晶價格總體保持穩(wěn)定
據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,日本受災導致某些應用的大尺寸液晶顯示器(LCD)面板上漲,有些則略有下降,致使4月和5月整體價格達到不平常的均衡,盡管終端產品的消費需求保持不確定。
2011-05-31
-
中小尺寸顯示屏供貨格局悄然改變
水清木華研究中心指出,中小顯示屏指11英寸以下的顯示屏。隨著高世代(Generation)TFT-LCD 生產線的大量投產,原來主攻大尺寸的3代-5.5代線的廠商競爭力明顯不如6代-10代TFT-LCD生產線。這些廠家陸續(xù)轉型成為中小顯示屏廠家,因此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開始出現,尤其在中尺寸(5-11英寸)領域,價格大幅度下降。 中小顯示屏行業(yè)產值在2006年出現下滑,但是市場也逐漸發(fā)生了變化。
2011-05-24
-
日本即邁入3D時代,3D TV售價一年降6成
據DIGITIMES Research,日本是全球3D應用的主要市場,2010年PanasONic 在日本推出第1臺3D PDP TV后,日本即邁入3D時代,除Panasonic外,Sony、夏普(Sharp)、東芝(Toshiba) 等大廠也陸續(xù)推出3D LCD TV。而除了3D TV,3D攝影機、3D數碼相機、3D游戲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接連上市,應用面持續(xù)擴大。
2011-05-23
-
第二季下調全球LED電視面板滲透率
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,2011年第一季全球LED背光液晶電視LCD TV面板出貨量達到1640萬片,較上季小幅減少1%,占整體液晶電視面板出貨滲透率的33%,則較上季的29%、提高約4個百分點。不過,受到近期面板廠紛紛調降LED 背光電視面板出貨量目標影響,已經使得今年第二季全球LED背光電視面板出貨滲透率,由原先預期的53%、下降至47%。
2011-05-17
-
軟性顯示器技術及其發(fā)展?jié)摿?/a>
邁入二十一世紀后,各國顯示器廠商開始思考第三代顯示器的技術開發(fā),期望著各自研發(fā)的相關產品能夠成為繼TFT-LCD之后另一個明星產品。倍受關注的軟性顯示器是否能握緊這個接力棒?本文將針對軟性顯示器總體市場趨勢及其中一項關鍵技術的發(fā)展趨勢進行探討...
2011-05-13
-
側光式LED背光電視將成下一代新星
回想電視發(fā)展史,傳統CRT電視一定是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產物。2000年,等離子電視開始出現;2003年左右,CCFL LCD TV開始面世及普及;直至2010年,LED背光技術逐漸取代CCFL。大多數行內外人均認為,LED將于兩至三年間可完全取代CCFL作為主要電視的背光源...
2011-05-10
-
TCL聯姻三星電子布局液晶產業(yè)鏈
TCL集團日前發(fā)布公告稱,公司與三星電子、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等三方簽署合同,共同成立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,從事7.5代線TFT-LCD面板的生產與銷售,其中TCL出資1億美元,持有合資公司10%的股權。
2011-04-26
-
iSuppli:今年iPad銷量將比預測減少400萬臺
據國外媒體報道,蘋果在財年第二季度很難滿足iPad 2的需求據說是由于生產問題和擔心包括LCD面板和揚聲器在內的組件質量問題。這種情況促使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把蘋果2011年iPad銷售量的預測數量減少了400萬臺。這家研究公司現在預測2011年iPad的銷售量是3970萬臺。
2011-04-26
-
PDP電源與LCD電源并舉 長虹欣銳打造平板電視電源專家
平板電視的電源配套主要有兩種模式:一是電源廠商給顯示屏廠商做配套,二是電源廠商給電視廠商做配套。長虹欣銳作為一家專業(yè)的平板電視電源廠商,PDP電視電源采用的模式是前者,LCD電視電源的配套模式是二者兼顧。
2011-04-20
-
家用投影儀技術
LCD和DLP是當前的主流投影技術,哪一種技術更好?這沒有標準答案,它完全取決于應用的需要。技術各有長處,對于消費者來說關鍵在于了解自己的需求,了解LCD和DLP各自的特點,按需選擇。本文對比各種主流投影技術的特點,講述家用投影儀技術的選擇……
2011-04-13
-
臺灣南韓在LCD、半導體產業(yè)鏈地位漸升
日本地震對于全球電子產業(yè)的影響,在事件發(fā)生后20多天仍難以精確的估計,不過卻揭示當電子產業(yè)制造集中在單一國家時,任何單一國家的變化對于全球科技產業(yè)都有極大的影響。除了日本之外,臺灣、南韓、部分大陸地區(qū)也是主要的科技產品生產地,制造的產品包含LCD面板、半導體等,因此全球電子產業(yè)必須要記取日本地震的教訓,替全球許多集中生產地提出備援計劃。
2011-04-08
-
HDMI與DisplayPort接口的深度比較
在過去的幾年間,高速數字視頻接口行業(yè)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發(fā)展動力。1999年推出的數字視頻接口(DVI)為我們今天所見的高速接口奠定了基礎。DVI的用處是從PC傳輸視頻信息至顯示器。當時,LCD顯示器剛剛開始在市場上普及。DVI標準從未真正取代與其性質相同的VGA接口,但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在市場上見其蹤影。HDMI源于DVI,但增加了音頻和強制性內容保護。該接口專為消費市場設計,一推出就獲得成功,受到消費市場的熱烈歡迎,并迅速成為數字互聯領域的事實標準。
2011-04-02
-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,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
-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,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
-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: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
-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: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
- 芯海科技盧國建:用“芯片+AI+數據”重新定義健康管理
- 華邦電子:用安全閃存筑牢萬物互聯的“底層安全防線”
- 手機里的“無線橋梁”:揭秘射頻芯片如何讓信號“飛”起來
- 汽車電氣故障的“隱形殺手”:電壓下降如何用福祿克萬用表精準排查?
- 毫米級精準的秘密:AGV無人叉車如何成為工業(yè)搬運的“定位大師”
- 光與距離的協同:揭秘智能設備里的“感知雙雄”——照度傳感器與接近傳感器
- 車規(guī)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(zhàn)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(chuàng)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